站内搜索

搜索

小夏技术知识分享

闲隙随笔·思想观(二):神与人

离–梦别 版主

绘一幅肖像,一个小先知的肖像,如同今天到处碰到的那种人。他们什么也没有预言,仅仅在自责的同时指责别人。——阿尔贝·加缪《世界报》(1956年8月31日) | 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
我们已经进行了质疑的推理,并让荒诞与之建立了联系,不过,在讨论荒诞与这种逻辑的关系之前,让我们讨论一个古老的命题:是否存在神。
事实上,在矛盾螺旋中,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答案:神既存在,又不存在了。然而,信则有,不信则无,这样的结论是不能让人满意的。询问神是否存在,就是询问神是否值得信仰,是否真的能救赎世人。
不妨看看基督在历史上的形象。一方面,它确实让无数人信仰,不至于永远痛苦的活着;另一方面,它又容不得丝毫反抗。这种矛盾并非源自基督本身,而是源自教会与国王——一个时代的利用。因此,人们不必处于长久的战乱中了,也否认了一种永恒,即痛苦的永恒。这种否认带来了希望,但并非生的希望,而是死后的希望。教父要求人们信教,于是,人们信了,但教父不知道自己是否信教,因为他从未听过一句神谕。教到底是信了,可问题是,人得到的是死的希望,而死的希望是不能支持人活着的。于是,基督有了地狱,有了“不能自杀”,有了“痛苦是对人的考验”的教诲。如此看来,倒不是信仰上帝,反而是信仰地狱了。真是尽善尽美,人们再也不会弃世了,国王和教会得到了一个永世和平的大帝国,上帝得到了一批忠实的信徒,可喜可贺,可喜可贺。至于人们受尽苦难之后,也只有上帝知道他们有没有见到上帝了。如果上帝的逻辑就是忍受苦难,那撒旦到更为仁慈,地狱是从不会拒绝来客的,更何况,要带着苦难生活,倒不如不生活,而是去否认创造苦难者所热爱的一切,这种反抗逻辑是诱人的。
因此,上帝要么不仁慈——他无法坚持认为苦难是历练,因为他不能否认,有人并不于痛苦中所生,而是享乐而生,上帝从未给受苦难者提供帮助,而历练理应是平等的(哪怕是相对而言的平等);要么他无力,看人受苦难而无力回天,不过是个强大的普通人。更何况,上帝是不应拒绝异教徒的,他从未帮助他们,却要求他们信仰他;他们从未行恶使,不过起身反抗,就要如他所愿去下地狱!既然如此,我们不妨说,上帝不过是个不仁慈、假惺惺、心胸狭隘的神中的一员,不过是荒诞的一员。如此一来,倒不如去地狱同撒旦把酒言欢。天堂不过是另一个人间,只存在不尽的苦难,同地狱一样。荒诞人的上帝只有一个,那就是荒诞,这个神倒更为宽厚:他容许信徒反抗。
要知道,我的推论并非要否认上帝,或者否认神。我们并未见过神。质疑的逻辑,不能得出一个否认的结论,神的形象或许并非前人所描述的,上帝或佛的形象,而是另有其他,但不论如何,他们要么有力而不自愿,要么悲哀而无自知,前者不值得信仰,后者不过是荒诞的一员。而我们同样为荒诞的一员,不妨说:“我,即是自己的神明。”
终于,我们与上帝处于同样的地位了。死后的救赎无从否认、无从改变生死的痛苦。为此我们终于要与敌人,要与真正的神、宽厚而暴虐的神见面了。
荒诞人将矛头对向了“上帝”。
要向神索要真正的救赎。

欢迎批评讨论。

柯神-_- 尼斯湖初级水怪

_(:з」∠)_别急,躺好,摆烂!!! | 来自吉林省
楼中楼回复

大鱼o寒墨 高级大水怪

What is mind? No matter. What is matter? Never mind. | 来自四川省
好耶,相当于大致介绍了一下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,人存在本身并无意义,但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,就和荒诞一样“荒诞是无法消除的,因此人不要试图去理解荒诞,应当选择勇敢而清醒地接受荒诞。”——阿尔贝·加缪。我曾经以为自己信奉存在主义,但现在的话,更加像理想主义者。
楼中楼回复

离–梦别 版主

绘一幅肖像,一个小先知的肖像,如同今天到处碰到的那种人。他们什么也没有预言,仅仅在自责的同时指责别人。——阿尔贝·加缪《世界报》(1956年8月31日) | 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
大鱼o寒墨 发表于 2023-2-12 13:03
好耶,相当于大致介绍了一下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,人存在本身并无意义,但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,就和 ...

存在主义我不甚了解,但我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,或者说,我在遇到加缪之前就构造了类似于荒诞哲学的思想体系
但不管是存在主义还是荒诞哲学,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乐观主义,而是由绝望的处境下,以逻辑构造成的恋世之路
楼中楼回复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本站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
官方QQ群
官方
哔哩哔哩
纪念版
bigfun毕方
反馈/留言
意见反馈 用户留言
帮助
其他
赞助我们
安卓客户端

加入bigrun用户群

苹果客户端

前往小夏的b站主页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bigrun - 打开游戏新世界

© 2022-2025 bigrun已经来到地球上